「fake it til you make it」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要「裝」,但我認為這個「裝」,不是要「裝」給別人看,而是要「裝」給自己看的。
以前在台灣受教育的時候,記得幾乎天天被老師修理,說我什麼都不行,很沒用,久而久之聽久了,心裡總有一塊暗處,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。自卑的心態,惡性循環,總認為自己總是比不過別人,因此不敢跟別人比,成了個很沒有自信的人。來到美國後,與其看短處,老師不斷的發掘我的長項,鼓勵我不斷地嘗試,建立起自己的自信,也因此,有一陣子我的自信是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上,而那時候,在不熟悉的環境時,還是會心虛,沒有自信。
現在我的自信是來自於自我的肯定,也”必須”是自我的肯定,最近這五年,因緣際會,我已經遠遠的超出之前所建立的舒適範圍(Comfort zone),尤其是從今年初開始,升遷為公司的執行董事 (Head of IT Digital & Innovation)之後的發展。
之前參加的會議,都是上百人的會議,誰也不認識誰,交換個名片了事,之後要看有沒有需求,才會決定是否要聯絡,但現在受邀所參加的都是不會超過十個人的圓桌會議,而互動的窗口皆為美國財星五百大的副總裁(SVP)以上的領導人,商業上來往的關係和互動成了小宗項目,建立和維持私人人脈成了這類會議主要目的,最近兩個禮拜我受邀連續參加了兩個座談會,參與者有 Under Armor 的 CIO,Saleforce 的 CSO,美國銀行負責所有信用卡業務的 SVP,路透社負責聯邦政府業務的的 SVP,Dish Network 的 CIO,AT&T 的 CMO 等等,而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他們這一群人都已經是互相認識的,而我就像新生入學般一樣加入了這一群人的互動,壓力實在不小,讓我想起「fake it til you make it」這句話。
很快的調整心態,不但要「裝」,還要練習「裝」,將自己說話的速度調整至最慢,聲音調整至最宏亮,將自己的坐姿調整至”最大”,一切的調整都是「裝」老大給自己看,建立自信,進而展現自信⋯
「fake it til you make it」 and I made it! 現在我的手機裡,多了三十多組的”私人”聯絡電話⋯
人的潛力是無限的,「fake it til you make it」。